基層治理是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共享和諧的根基所系。今年以來,桃溪鎮將“無事”找書記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依托“一站三中心”成立“桃花源”調解室,各村(社區)結合實際成立“桃花源”評理說事點,將基層治理中“化干戈為玉帛”的理想,轉化為可操作、可持續的治理實踐。
以“討”為先,在“小圓桌”上搭建協商“大平臺”。討到意見建議。黨員干部和群眾圍坐一處嘮嗑、拉家常,在暢所欲言中既可以收集到政策落實中的堵點難點,讓群眾的小“心結”可以“現解”,又可以匯聚起群眾對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的“金點子”,真正變“公家事”變群眾牽掛的“自家事”。討出公平公道。對涉及土地承包、宅基地等法律權責的糾紛,邀請“法律明白人”現場釋法,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確保調解結果合法合情合理,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實現基層治理的“雙向奔赴”。
以“化”為要,在“小矛盾”中展現調處“大擔當”。分級研判,“化”出效率。制定矛盾糾紛“三色”(紅、黃、藍)分級動態管理工作機制,明確矛盾糾紛情形,動態調整,鎮村兩級分級響應。多元調解,“化”出滿意。建立調解“專家庫”和人才庫,對分級響應矛盾糾紛抽調響應人才隊伍參與矛盾糾紛調處,堅持“一案一策”原則,及時協調公安、司法力量等聯合參與。抽絲剝繭,“化”出專業。堅持源頭治理,找到矛盾糾紛引發點。兼顧“情”“理”“法”引導群眾做得下來、聽得進去、解得心結,真正實現“事心”雙解。
以“圓”為終,在“小走訪”中守護鄰里“大和諧”。實行“調解回訪制”,對已化解矛盾(尤其紅色風險矛盾)進行跟蹤回訪,引導當事人消除心理隔閡,重建鄰里信任,培育文明鄉風。鎮司法所聯合平安法治辦公室開展“走訪+梳理”,運用“案例復盤+專業指導”模式,精選9個涉及婚姻、土地等典型調解案例編撰形成2期《桃溪鎮化解信訪案件典型案例》。鎮紀委跟蹤走訪督辦矛盾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和延期率,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依托“桃花源”調解室及評理說事點,桃溪鎮今年累計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87起,調處成功率99%,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下一步,桃溪鎮將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基層治理,以“桃花源”調解室及評理說事點為堅實支點,繼續譜寫基層善治、人民幸福的桃溪新篇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