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闕店鄉積極探索“黨建+法治”工作模式,打出法治學習、普法宣傳、矛盾糾紛化解“組合拳”,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筑牢法治思想根基。該鄉注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強化法治宣傳教育培訓,將黨內法規、憲法作為黨員教育的必修模塊,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學習培訓,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遵規守紀、知法守法;廣泛開展學法用法活動,持續提升黨員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的能力;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黨群服務中心、支部黨員活動室等文化場所開展 “掃盲式”“點單式”“沉浸式”宣傳活動。通過多層面、多渠道、多形式的普法宣傳,筑牢意識形態陣地,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法治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進。
強化普法宣傳效果。該鄉創新普法宣傳方式,采用“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普法模式,在“3·8”婦女節、“4·15”國家安全日、民法典宣傳月等重要節點,開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弘揚憲法精神 維護憲法權威”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同時,扎實開展普法宣傳進村組、進站所、進企業、進校園、進商鋪等活動,不斷增強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聚焦群眾法治需求,圍繞常見的交通事故、婚姻家庭、民間借貸等問題,通過邀請專業律師舉辦法治講座、以案釋法講評、實時推送法律動態等方式,讓群眾遇到的法律問題在家門口就可得到回應和解決。此外,集中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黨員志愿者、村民代表等力量組建普法宣傳隊,常態化走進田間地頭、村頭巷尾,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各類法律宣傳活動,與群眾“面對面”“零距離”溝通,從案例分析、法律條款、違法成本、解決辦法等方面為群眾算清法律賬,實現普法宣傳從會議室到田間地頭,由傳統模式的“講”變成互動式的“聊”,不斷擴大普法宣傳覆蓋面,引導群眾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架起黨委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
抓實矛盾糾紛化解。該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和風細雨、剛柔并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調解方式,積極探索“情理法融合”工作法,將基層矛盾糾紛止于未發、化于訴前。建立健全鄉村兩級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由黨委副書記擔任鄉調委會主任,各村黨支部書記擔任村調委會主任,村干部和駐村干部等人員為成員,將黨員志愿者、網格員、“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充實到人民調解員隊伍中,引導村法律顧問積極參與人民調解,進一步壯大調解隊伍。強化部門協同,聯合綜治辦、司法所及派出所等相關單位,開展聯防聯控,對矛盾糾紛實行分類精準化解。同時,邀請法律服務工作者為人民調解員開展法律政策、專業知識、調解技能等專業培訓,切實提高人民調解員業務水平和化解矛盾糾紛能力。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親緣、地緣優勢,鼓勵他們爭當法律法規的宣傳員、社情民意的收集員、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的“排頭兵”,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動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