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舒城縣聚焦新興領域黨建難點,以組織覆蓋攻堅、新就業群體引領、黨建惠企服務為突破口,推動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是抓牢組織覆蓋關鍵點,夯實黨建工作基礎。實施“兩項排查”“百日攻堅”行動,重點突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平臺經濟等新興領域黨組織覆蓋。創新實施“行業黨委+產業鏈”組建模式,圍繞預制菜、電子信息、互聯網、交通運輸、網約配送等重點領域,分類組建行業黨組織。推行黨建工作指導員網格化管理,按地域、行業、產業鏈劃分30個黨建網格,制定“一企一策”“一社一策”培育方案,按照“1名專職+2名兼職”標準配備220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圍繞開發區重點產業園區,組建“園中園”黨建組織體系,將工作生活在園區內的200余名黨員全部“網”進黨組織管理,創新園中園黨建“四聯機制”,實行組織聯建、陣地聯用、活動聯辦、人才聯育,推動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突破80%。創新人力資源公司黨建管理模式,開展流動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行動,通過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等方式,2024年以來,新增非公企業黨組織62個、社會組織黨組織18個,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覆蓋率提升至85%。
二是抓實新就業群體關鍵環,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統籌交通、市場監管等8部門資源,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技能培訓、勞動權益保障等服務,成立“舒城新業態公益聯盟”,創新構建“1+3+N”協同治理體系,為新就業群體排憂解難,累計開展技能培訓20場,服務超2000人次,解決勞動權益問題60余件。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舒新城市驛站、工會驛站等陣地,建成25個休息歇腳、納涼避雨、飲水就餐、充電熱飯、應急用藥等服務功能的“暖心驛站”,同時推進萬達廣場友好商圈、飛霞友好社區建設,打造暖心服務場景。發揮行業黨委作用,引導260余名新就業群體到社區報到,吸納30名黨員擔任兼職網格員,選聘10名外賣騎手擔任“食品安全監督員”。充分發揮“無事找書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分制管理的優勢,完善滿足新業態就業群體需求的積分兌換體系,鼓勵主動參與基層治理賺取積分獎勵。引導城區內外賣小哥們化身“平安騎手”,及時上報交通警情、糾紛矛盾、安全隱患等線索,成為社區治理的“流動哨兵”。
三是抓準黨建惠企關鍵招,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紅色幫辦”服務體系,以非公黨建工作指導站搭建問題收集平臺,累計協調解決企業用地審批、環評驗收等問題87項。探索開展“書記幫辦日”活動,通過“車間懇談會”“職工議事廳”等形式,高效辦結職工公寓改造、子女入學等急難愁盼問題80余件。深化產業鏈黨建融合,搭建協同發展平臺,建立健全由行業黨委牽頭,相關職能部門、骨干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機制,研究解決企業黨的建設、產業鏈建設、經營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建立健全常態化入企幫扶制度,深化“銀行+政府+企業”對接,著力解決鏈上企業招工難、融資難、項目落地難、人才引進難等突出問題,協調金融機構推出“紅色信貸”產品,為15家黨建示范企業授信2.3億元。實施“雙向賦能”工程,通過組織“產業鏈對接會”等活動,促成綠色食品與智能制造企業達成技術合作項目35個。下一步,舒城縣將依托產業鏈黨建和黨建工作指導站等平臺,加強對黨建強企惠企有效路徑的探索,形成“黨建強、發展強”的良性循環格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