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天鎮張田村在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過程中,通過“信用+治理”“信用+服務”等方式,村黨支部將基層治理與民生服務緊密結合,以誠信建設優化鄉風文明、賦能產業發展,讓村民切實感受到信用建設帶來的變化。
張田村黨支部以文化惠民工程為載體,將信用建設融入鄉風文明培育。在每年的送戲下鄉活動,是張田村最熱鬧的“文化趕集日”,活動中,將信用建設、反詐宣傳、環境整治等內容打包成“民生服務套餐”。黃梅戲劇團演出《天仙配》經典選段,穿插養老詐騙情景劇《免費雞蛋陷阱》,揭露“投資養老”等6類常見騙局;黨員志愿者發放《人居環境整治手冊》《信用惠民指南》等資料200余份。村民張大娘指著展板說:“這活動教咱們捂緊口袋,還教咱把房前屋后收拾體面,真是想到心坎里了?!被顒赢斕欤絾印拔拿餍嘛L月”,紅白理事會人員和黨員干部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推行“婚事簡辦清單”“喪事儉辦指南”,2024年累計簡辦紅白事10余場。劉大爺說:“現在村里攀比風沒了,大伙兒的心思都用在發展產業上了?!?nbsp;
清晨的薄霧中,村醫田樹青背著藥箱叩響獨居老人的家門。這是張田村“信用醫療”服務的日常剪影。每年開展“健康體檢”活動,鎮衛生院聯合村醫為45歲以上人群免費體檢,建立162份動態健康檔案;黨員志愿服務隊實施“敲門行動”,5名隊員結對15位獨居老人,全年上門服務120余次,從代購藥品到檢修電路,用點滴關懷筑起“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在人居環境整治中,黨員干部帶頭拆除亂搭亂建45處,改造衛生廁所32戶,昔日的雜物堆放點變身“信用微花園”。
在林場間,護林員張繼根手機里的“今日水印相機”再次定格巡查打卡瞬間。這支11人的信用護林隊,以“黨建+網格”織就生態防護網:劃分11個防火責任區,實行“巡山打卡積分制”,及時處置火險隱患9起。
站在一幛百年老屋前,村黨支部書記劉圣高望著承載著厚重歷史的馬頭墻感慨萬千:“這些青磚黛瓦見證著張田村的蝶變新生?!比缃?,信用建設成果正轉化為發展動能,80畝生態茶園通過“信用溯源”認證,春茶收購價同比上漲30%;養牛大戶儲成林帶動5名村民家門口就業。下一步,張田村將持續深化“黨建+信用+產業”模式,拓展信用應用場景,讓鄉村煥發新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信”動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