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2025年以來,縣民政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做好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強化低保和特困供養兜底保障作用。將走訪、發現需救助的困難群眾列為村(社區)重要工作內容,構建社會救助主動發現網絡,暢通困難群眾辦事渠道。截至2月底,全縣城鄉低保27329戶35990人,累計發放低保金3467萬元;特困供養9091戶9214人,累計發放特困供養資金1741萬元。
扎實開展“救急難”工作。向突遇不測、因病因災陷入生存困境或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居民第一時間提供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使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救助和關愛。全縣426村(社區)互助社已全部成立登記,覆蓋率100%。2025年以來全縣共救助396人次,救助金額32萬元。
做好臨時救助工作。在鄉鎮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并作進一步的規范。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今年以來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00萬元,救助群眾1459人。
做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進一步加強低收入人口數據共享,民政與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醫療、殘聯等部門建立共享機制。對低收入家庭,因人因戶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實施基本生活救助、專項救助、急難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落實分層分類幫扶措施。截至2月底,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中,已經納入低保2491人,低保邊緣家庭641人,支出型困難家庭43人,特困供養132人。
積極進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失能半失能評估。經過自理能力評估并已簽訂委托照料協議的分散特困供養人員,按月打卡發放給照料護理人。分散供養特困全失能人員的護理費655元/人/月,分散供養特困半失能人員護理費374元/人/月,分散供養特困全自理人員護理費57元/人/月,現有全失能307人,半失能669人,全自理7181人,累計發放照料護理資金86萬元。
下一步,縣民政局將持續做好困難群眾工作,讓困難群眾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不斷提升救助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